<rp id="3dxlq"><acronym id="3dxlq"></acronym></rp>
<li id="3dxlq"></li>
  • <tbody id="3dxlq"><pre id="3dxlq"></pre></tbody>

    <button id="3dxlq"><object id="3dxlq"></object></button>
  • <dd id="3dxlq"></dd>

    <s id="3dxlq"><object id="3dxlq"><blockquote id="3dxlq"></blockquote></object></s>

    <tbody id="3dxlq"><noscript id="3dxlq"></noscript></tbody>

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>科研中心>技術交流>施用農藥的八大誤區

      一、不分防治對象,見藥就用。
        有的用殺蟲劑防治植物病害,有的把殺菌劑用于防治害蟲,甚至將除草劑用來防治病蟲,特別是在農藥供應緊張的情況下,此類情況尤為嚴重。這樣不問青紅皂白,盲目用藥,輕則貽誤時機,影響效果,重則造成藥害,甚至農作物絕收。

      二、重治輕防,不見病蟲不施藥。
        一般情況下,低齡幼蟲對農藥的抵抗力差,隨著蟲齡的增長其抗藥性也隨著加大。因此,對害蟲的防治以蟲卵期或幼蟲始發期最為有效。而一些農民朋友往往在害蟲已大發生時才開始用藥,已造成一定危害,同時藥劑效果也難以發揮;在植物病害防治中,不了解殺菌劑的作用方式,不論保護性殺菌劑,還是治療性殺菌劑都要等病害發生和流行時才施藥,這樣既造成了經費損失,又沒有起到防病作用。 

      三、隨意加大用藥濃度。   
        一些人配藥時不按比例,不用專門量具,只用瓶蓋或其它非標準器皿,沒有數量概念,一般都大大超過規定的濃度,不僅造成浪費,而且容易發生藥害,同時也使病蟲的抗藥性增強。


      四、長期使用單一品種。   

        在農藥使用中一旦發現某種農藥效果好,就長期使用,即使發現該藥對病蟲的防治效果下降,也不更換品種,而是采取加大用量的辦法,認識不到病蟲已經產生了抗藥性,依然增大藥量,結果造成惡性循環。   


      五、混淆高效與高毒概念,缺乏安全觀念。   

        目前優質農藥正向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的方向發展,而不少農民錯誤地認為毒性高效果就好,只認購高毒農藥,對低毒而對病蟲高效的農藥缺乏認識,在使用農藥時也不按農藥安全標準使用,將禁止在果樹、蔬菜及生食作物上使用的農藥用于這些作物,結果造成人畜中毒。   


      六、藥液濃度越高越好   

        農民在使用農藥時,為減少工作量,往往多加藥,少加水。在噴施殺蟲、殺菌劑時,充足的用水量十分重要,因為蟲卵、病菌多集中于葉背面、鄰近根系的土壤中,施藥時用水量少,很難做到整株噴施.   


      七、防治一次,一勞永逸   

        殺蟲、殺菌劑在病蟲害發生盛期,防治一次雖能取得明顯效果,但隨著農藥的流失和分解失效,及鄰近地塊的感染,仍有發病的隱患,應間隔7~15天,連續用藥數次,才能達到最佳防效。葉面肥、激素類農藥噴施后,植物只能從葉面微量吸收,宜在適用期少量多次噴施,才能達到理想效果。   


      八、農藥常識欠缺   

        農藥市場已經開放,農藥經營者的素質良莠不齊,往往利用農民對農藥知識的欠缺,誤導農民。因此,在使用農藥前,最好到正規有資質的植保部門進行咨詢,力求農藥的對癥使用。不在證照不全的經營者處購買農藥,過期或標識可疑的農藥堅決不使用。

      與集琦互動

      • 集琦生化公眾號

      • 桂林諾農公眾號

      聯系我們

      • 客服中心服務熱線
        0773-5871685
        免費熱線:400-160-5577
        傳真號碼:0773-5871279
        企業郵箱:jiqishenghua@163.com
        地址:桂林市七星區朝陽路信息產業園創新大廈E座4樓
        郵編:541004
  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0 www.mommyrockout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:和誼互動
      桂ICP備16003031號-1
      在線客服
      QQ在線咨詢
    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    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    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      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hd